如果宅家多天你都有瀏覽相關的新聞,你就會發現,在30號疫情數據逐漸上升的時候,很多新聞諸如“xxx大學生聚會,6人感染”然后評論很多批評的聲音,但如果你稍微細心一點你會發現,這樣的事件大多發生在6天甚至是10天前。那時社會對疫情的嚴重性還沒有深切認識。如果你再細心點也不難發現,30號公布的疫情數據的病人大多在24號甚至已經出現癥狀。但細想起來也并不奇怪,當從感染病毒到發現癥狀可能要3-4天,從出現癥狀到選擇去醫院也需要2天左右,從到醫院到正式確診也要大概2-3天。然后才是數據的匯總上交。所以你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的數據反映的可能是5-6天甚至更之前的疫情狀況。
毫無疑問的,國家及相關環節已經做得做夠的充分。但這種信息的延遲卻是很難避免的。而對于普通人而言就更難及時獲得一手的資訊了。而只需耗費自己一點的時間你不難發現,在2015年牛市的末期。甚至是最高點的時候也正是新增投資者最多,交易量最大,資金流入最多的時間段。對于很多人而言,當他們得知故事大漲并決定入市的時候,牛市已經結束了,信息及決策時間的嚴重滯后使他們承受了很大的損失。這一點對于一些牛市催生出來的資金管理團隊也不能幸免。
而同樣的,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大部分追熱點的行情中。往往當你得知這個熱點并決定進場的時候,行情已經走到了尾聲。這種中短線的最高手法本來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就不甚穩健。而信息的不對稱還加劇了這種傾向。一個人的精力畢竟難以媲美專業的團隊。當消息登上了媒體的頭條,你已經很難估計自己是第幾個知道這個信息的人。在金融市場有一個搞笑的故事:一個善良的和尚,他總是在人們涌進交易所的時候賣出股票,而在人們因暴跌而驚慌失措的時候賣出股票。因為他覺得這樣可以幫到其他人,而最后他因此賺了很多錢。這個故事雖然實踐起來也很難獲得高收益。但它所表達的不人云亦云,在市場瘋狂和恐懼的時候保持冷靜,卻是一個優秀的投資者需要具備的素質。
不盲目追求利潤,回歸價值投資、長線投資,也是有利于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信息不對稱給了很多出入金融市場的投資者不少教訓,但只要你把投資的放長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就會減弱。畢竟短期的信息很難影響一個有前途的行業,一個有良好團隊的公司。
最后,讓我們回到疫情,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是不是也意味著疫情漸漸走向尾聲?當疫情信息越來越嚴峻,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距離戰勝它也不太遙遠?在有人開始恐慌的時候希望我們能想投資一樣冷靜地應對,理性地分析,當然,冷靜不意味著松懈,以便疫情過去,我們也應當時刻做好預防,拒絕野味。
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