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會上,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兼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等介紹了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關財稅政策、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重點一:正對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做技術評估
在疫情影響之下,資管新規過渡期是否會延長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正在會同銀保監會做一些技術上的評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是有可能的。
對于存量資管業務整改過渡期會否延長,周亮表示,正從實際出發,做(內部評估),很快會公布。
重點二:MLF中標利率較大概率下行
潘功勝表示,LPR目前是由18家報價行報價形成的,在市場整體利率變化的情況下,在貸款利率方面會得到反映,市場也都在預期MLF中標利率和2月20日新一期LPR會較大概率下行。
重點三:對未來股市和匯市平穩運行有信心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只是暫時性的,我們對未來股市和匯市的平穩運行是有信心的。”潘功勝強調。
潘功勝稱,2月3日中國股票和外匯市場正常開市,表明了中國政府堅決維護市場規則的決心和信心,展現了中國政府決策層的自信,也說明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成熟。金融市場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市場,可以對風險快速定價,股市、匯市經過開市初期的短期波動后,已經基本恢復正常運行。這說明金融市場以特有的方式展現了對中國政府控制疫情、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
重點四:貨幣政策將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潘功勝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在認真分析評估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充足,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少數仍然處于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
在貨幣政策方面,下一步,一是加大逆周期調節強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報價利率的傳導機制,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果,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三是要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像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潘功勝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方面將認真研判,把握好度,平衡好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和穩杠桿的關系。
重點五:疫情緩解后經濟可能出現補償性恢復
潘功勝表示,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是暫時的,本次疫情與春節重合,對旅游、餐飲、娛樂等服務業造成了影響,延長假期和推遲開工對工業生產和建筑業也會產生一些沖擊,疫情可能會對一季度的經濟活動造成擾動。但疫情得到控制后,經濟會較快回到潛在產出的附近。疫情緩解后中國經濟將會迅速企穩,隨著前期推遲的消費、投資的釋放,可能會出現補償性的恢復。
重點六:正在研究撥付第二批疫情防控專項資金
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表示,截至2月6日下午5點,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667.4億元,實際支出284.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共安排170.9億元,主要包括:疫情防控專項補助57億元,含對重點疫區湖北省補助的18億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疫情防控資金99.5億元;對科研、物資儲備等經費也足額作了安排。
目前看,各地疫情防控經費是有保障的,中央財政正在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需要,研究撥付第二批疫情防控專項資金。
重點七:疫情對財政預算影響較為有限
余蔚平表示,今年的赤字安排已經考慮了一些不確定因素,從目前的情況判斷,疫情防控支出有保障,對財政預算的影響較為有限,有信心完成今年的各項財政指標。
重點八:有充足資源應對小微企業不良率上升
周亮表示,2019年普惠性小微企業的貸款不良率是3.22%,比2018年下降了近1個百分點。客觀來講,疫情對小微企業,特別是住宿、旅游、餐飲等這類小微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良率會有所上升,但從整個金融體系運行情況來看,去年銀行業化解了2.3萬億不良資產,小微企業的不良占比較小。
另外,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達到了180%以上,有充足的資源來應對不良的上升。經濟和金融實體經濟的關系要從長遠來看,疫情是暫時的,從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回旋余地來看,影響很快就會過去,不會對整個金融造成大的影響。
重點九: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要“增量、降價、提質、擴面”
周亮表示,今年要圍繞“增量、降價、提質、擴面”八字來做好小微企業的服務。增量即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要實現“兩增”(即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同比增速、貸款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降價是要努力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成本進一步降低;提質是要努力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中的信用貸款、續貸和中長期貸款比例;擴面指新增貸款要更多投向首次從銀行機構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即提高首貸率。
(轉載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