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在國內對境外并購審查監管趨嚴以及歐美等國對國外投資審慎的雙重壓力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數量增速呈現放緩之勢。隨之而來的,自2015年之后海外投資并購熱潮是否會逐步降溫,引起市場關注。
與此同時,在國內民營資本最為活躍之地的浙江,近日卻發布了推進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鳳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浙江省境內外上市公司要爭取達到700家,60%以上的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年均并購金額800億元以上,并購活躍度持續提升的計劃。
10月10日,在杭州召開的全球并購金融白沙泉峰會期間。作為源自杭州的國內知名PE機構的核心高管,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浙江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管理合伙人兼金融研究院院長郭豐博士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內容涉及目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及海外投資風險等。
國內PE機構國際化水平將提高
NBD:天堂硅谷目前投資并購重點的領域有哪些?
郭豐:天堂硅谷早在2011年就開始轉型做產業并購,并在國內率先開創了支持上市公司并購新模式,目前我們精準聚焦在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節能環保、地產上下游、大農業等六大行業以及金融服務領域,深耕細作在支持上市公司產業并購,支持創業創新,支持地方政府產業基金等主要業務模式。
NBD:海外并購為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方向選項,天堂硅谷海外并購業務發展如何?
郭豐:天堂硅谷從2011年開始關注海外并購標的,主要關注公司全球資產配置和多元化經營考慮,2012年和2017年,分別幫助國內兩家上市公司收購了奧地利和德國的企業。自身在海外布局方面,先后成立香港、南非和加拿大子公司,另外跟一些國際知名機構正在洽談。希望發揮中國與境外市場、資本及資源的協同效用。
天堂硅谷2000年成立,到目前為止還是比較本土化,其實浙江省內的其他PE公司國際化程度也是比較低,不過,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提高,我相信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國際化也將隨之提高。
NBD:國慶假期之后,A股市場快速轉暖,但后期上證綜指能否突破3400點將成關鍵,對于A股市場行情,您的市場判斷如何?
郭豐:中國A股比較特立獨行,與股市的投資者結構有很大關系。像美國的話,股市伴隨著高科技股不斷創新高而不斷向上走。中國股市的回暖,首先需要經濟要回歸,L型經濟橫了一段時間之后,隨著企業的轉型,經濟的穩定,會對股市有一定的支撐,往下掉的可能性不大。
海外并購結構將得到優化
NBD:據普華永道等第三方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海外并購投資數量增速放緩,這是階段性特征還是會趨勢性放緩?
郭豐: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監管層對海外投資的政策收緊,跨境并購熱度也因此趨于放緩,但整體投資結構得到了優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投資者回歸理性。其中一個原因是資本自2015年4季度開始持續外流,不排除一些企業通過跨境并購把資金轉到境外,從而對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和資金外流增加一定的壓力。
另外一個是杠桿風險,因為一些企業對外投資時, 缺乏自有資金,主要依靠杠桿融資從而導致過度負債。從總體上看,中國2016年總體宏觀杠桿已經攀升到GDP的279%。特別是企業杠桿率迅速攀升,從2008年底的98%上升到2016年底的197%,遠高于美、日、英等發達國家。而當前金融政策的核心就是防風險,去杠桿,加強同業監管。
未來的話,我覺得并購重組海外投資是中國企業內生動力需求,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企業在國內遇到了成長瓶頸,需要開拓海外市場獲得新的市場,獲取新的技術,所以,隨著中國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資本外流的穩定,我覺得不遠的將來,監管政策會適當放松,中國企業的并購潮會迎來新一輪浪潮。
但同時,我覺得海外并購未來結構會更加優化,原來的酒店、房地產、體育俱樂部等領域會持續下降,而新興產業像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環保這些會持續上升。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也是天堂硅谷重點布局的投資領域。
NBD:8月18日,我國專門公布了海外投資官方指引,新規定將限制在酒店和體育俱樂部等方面的投資,對此新規,您怎么看?
郭豐:在監管層"去杠桿,防風險"的總體思路下,海外并購目的性、真實性如何,對公司的財務杠桿造成多大壓力是關注重點,特別是在房地產、酒店、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特定領域的非理性對外投資。如上所說的如果符合國家戰略和企業發展的海外并購還是得到支持的,隨著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資本外流的穩定,我覺得監管會有放松,未來促進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轉型,海外并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比如,10月9日,浙江省長袁家軍在推進浙江上市公司和企業并購重組的溝通會上講到,企業上市是最好的轉型升級,并購重組是最快的轉型升級,所以政府是持鼓勵態度的。
NBD:國內的上市公司,作為海外投資和并購的重要主體,此前也遇到雅百特造假的案例,另外,在國內的并購重組當中,不少并購標的估值高,業績承諾高,但是業績卻無法兌現,對此,您如何這種問題?
郭豐:個人行為不能一概而論,更多企業出海仍出于自身海外拓展和新技術的需求。隨著監管的制度化規范化,現象會越來越少。
NBD:從實踐來看,中國海外并購痛點包括哪些?
郭豐:就像一個系統工程。從通過投行尋找標的和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盡職調查、適應不同國家商業習慣和文化進行談判,到選擇融資方式、最后進行整合,每一步走對了才能成功,所以相對境內并購,海外并購承擔風險肯定更高的,比如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特別是一些不發達國家,政策不穩定等都是潛在的風險。
(此文刊登于《每日經濟新聞》;時間: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