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11月19日獲悉,為規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及其配售對象的詢價與申購行為,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公告》(2018年第4號),此次上榜黑名單的有319個股票配售對象,其中,自然人配售對象多達246個,占比77%。
據了解,這些配售對象在2018年1月份-7月份54個IPO項目網下申購過程中,存在違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范》第四十五條、四十六條規定,違規行為主要包括提供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以及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
中證協指出,列入黑名單時限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計算。對于因2017年發生違規情形已被列入黑名單且尚未到期的配售對象,其時限自原黑名單到期日的次日起計算。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范》第四十五條要求,網下投資者在參與網下詢價時存在:使用他人賬戶報價;投資者之間協商報價;同一投資者使用多個賬戶報價;網上網下同時申購;與發行人或承銷商串通報價;委托他人報價;無真實申購意圖進行人情報價;故意壓低或抬高價格;提供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不具備定價能力,或沒有嚴格履行報價評估和決策程序、未能審慎報價;機構投資者未建立估值模型;其他不獨立、不客觀、不誠信等12種情形的,主承銷商應當及時向協會報告。
第四十六條則指出,網下獲配投資者存在:不符合配售資格;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獲配后未恪守持有期等相關承諾的;協會規定的其他情形等4種情形的,主承銷商應當及時向協會報告。
來源:證券日報